明朝萬歷年間吏部尚書宋死后四年,蒙皇恩遷葬于三陵臺前。西漢初,梁孝王劉武曾在臺上建離宮,至今尚有離宮瓦片遺存。三陵臺占地770余畝,神道兩側白楊、古柏參天,碑樓林立,莊嚴而肅穆;陵前有宋氏宗祠,諭祭諭葬碑、牌坊等,還有石人、石馬、石羊等栩栩如生的石像生,簡直像一座露天的大型石刻博物館。
三陵孤峙宋城隈,古木蒙茸一徑開。
最東面的宋戴公陵就是戴笠的祖先。因西周宋國宋惠公、宋哀公、宋戴公三公王陵三峰并峙,故名“三陵臺”。梁園一景三陵臺,它座落在商丘古城西北九公里處。
景點位置
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王樓鄉
宋襄統系思遺冢,梁孝繁華想廢臺。
三百年前,侯方域的好友賈開宗曾多次游三陵臺,并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詠《三陵臺》詩:
每伴田埂尋勝事,披蓑戴笠雨中來。
相傳誰家有了紅白喜事或過年過節需用餐具,只要到臺前祈禱便有求必應,應有盡有。商丘三陵臺簡介:傳說三陵臺有一巨蟒,身長多少誰也說不清,有人見它經常夜里在一里外的古宋河里喝水,尾巴卻盤在三陵臺前的宋氏祠堂上,眼大如牛,象兩盞燈籠光芒四射,后來成了仙,人們稱它為“蟒仙爺”,就住在三陵臺前那棵最大的柏樹上?墒呛髞碛腥私韬蟛贿,所以再祈禱就不靈驗了。三陵臺還有不少神話傳說。登臺眺望,不僅可看到梁園一景的清泠臺,而且可看到煙囪林立的商丘市。春夏之交,麥浪滾滾,碧波千頃,果園飄香,百鳥歡唱;盛夏三伏,涼風習習,猶如中秋,令人心曠神怡;深秋,五彩繽紛,碩果累累,野兔追逐,彩蝶翻飛,更讓人樂而忘歸;數九寒天,白雪皚皚,三公王陵如同蠟像,數百棵古柏如玉樹銀花,陽光一照,遍地生輝。男女青年追逐蹦跳,天真的孩子翻跟頭,打雪仗,到處是歡聲笑語。三陵臺的確是一塊風水寶地。多年來,不僅宋氏、戴氏、孔氏等海內外宗親紛紛到三陵臺尋根祭祖,而且還吸引了不少游客到這里旅游觀光。
亂窟深回藏虎豹,懸崖陡峭長莓苔。
三陵臺為文化旅游景點。
三陵臺高數丈,440余棵古柏蒼勁挺拔,遮天蔽日,郁郁蔥蔥。遍陵酸棗、野草叢生,只有一條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可通。野草叢林成了野兔、山貓、獾狗、刺猬、狐貍、花蛇和黃鼠狼的極樂世界。三陵臺,樹上便是黃鸝、喜鵲、斑鳩、布谷、貓頭鷹的游樂園。
溫馨提醒:文章觀點來源網絡,隨時光飛逝,歲月變遷,準確性、可靠性、難免有所變動,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!